在今年的MWC 行動通訊大會中,最精彩的 VR 發表活動當然非 Samsung 莫屬;因為它展現的不只是本身的產品和能力,而是 Samsung + Facebook 的「深度聯姻」。
作者: 李易鴻
長年關注娛樂及生活產業的創新商業模式,對未來的世界充滿好奇。過去曾擔任過產業研究員及新創加速器的主要推動者,2020年起開始每日分享與分析全球創新動態,內容收錄於免費電子報《曼無止盡》。
《Street Fighter V》的商業策略與時程問題/Manny Lee
《Street Fighter V》遊戲上市了,罵聲不斷,所以也是時候補上第二篇文章了。以下就我對產業環境變化的角度做些發想。
Gamers’ Digest:《玩家文摘》第 1 期/Manny Lee
2016 年開始,筆者將不定期(理想是每週都出)把每週讀到的好文、瞄到的案例、想到的延伸思考,集中以臉書網誌的形式發表為《玩家文摘》(Gamer’s Digest,詼諧一下已申請破產保護的 Reader’s Digest)。
任天堂的「擴大觸及人口」品牌策略/Manny Lee
任天堂在該公司 2016 財務年度第三季決算說明會的質疑應答中,新任社長君島達己有段回覆很關鍵:
2016台北電玩展獨立遊戲展區觀察筆記/Manny Lee
2016台北國際電玩展延續前兩年的作法,在世貿一館的二樓租下廣闊的展區,免費提供給獨立遊戲開發者進行為期兩天的展出。今年一共有132家獨立開發商參展,其中台灣廠商有61家,佔比達46%。
從玩家到行家:獨立遊戲開發的心理建設/Manny Lee
Vasileios Karavasilis 是希臘獨立開發工作室 eNVy softworks 的創辦人,他在 2015 年的最後一天寫下這篇長文,希望欲投身獨立開發的人能因為讀過這篇文章而少走點冤枉路。
任天堂「黃金十年」的結束/Manny Lee
這幾天翻了一下任天堂近 10 年(2004–2014)的有價證券報告書,關於人力跟營運支出的部分還蠻有趣的。在這裡簡單列舉如下。
沒有人開公司是為了賠錢,但……/Manny Lee
筆者昨晚面對數十個台大學生(肅然起敬)滔滔不絕地講了 70 分鐘,當中有 15 分鐘都在回答「台灣的遊戲產業」這個主題。貫穿這 15 分鐘的是一句話:「沒有人開公司是為了賠錢」。
〈遊話直說〉專欄:《Pocket Gamer》2015回顧系列──訪談篇/Manny Lee
前言 英國知名的行動遊戲媒體Pocket Gamer於12月中起,推出一系列知名遊戲公司高階主管的訪談,請這些…
對 HTC Vive 的想法:寫在 2015 年結束前/Manny Lee
1至3 年內的產品都是「過渡期」產品;因此我並不特別在意每季、每半年、每一年又有哪家公司丟出「獲得重大技術突破」的新聞。我感興趣的,是在這段「過渡期」當中,各家公司怎麼定位與行銷手上的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