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中旬,Uber在美股首次發行,被視為「今年最受矚目IPO」,去年一度被華爾街估值1,200億美元。但上市前不斷調降目標價位,估值從千億美元一路下調;結果開低走低,首日市值約剩七百億。然而,多家西方媒體卻大放鞭炮,認為這才符合公平正義,甚至批評Uber是矽谷的道德污點,為什麼?
作者: 黃哲斌
小時立志新聞,年少貪看電影,曾是蘭陵劇坊演員、遙遠傳說中「太陽系MTV」企劃主任。
退伍後,曾任《影響電影雜誌》總編輯、《中國時報》記者及編輯、《中時電子報》副總編輯。
「Civil」:區塊鏈能拯救新聞業嗎?/黃哲斌
2017年開始,「區塊鏈」(Blockchain)成為產業與科技交集的新興話題,也是神秘而爭議不斷的關鍵字;尤其比特幣、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崛起與競爭,既被視為數位時代下一個重大革命,也被懷疑是淘金熱潮下的騙局。
媒體的三層肉、五衝突、與六拷問/黃哲斌
本書中的媒體案例,並非凱旋加冕的成功故事,我反而關注它們不同層面的猶豫、脆弱、困頓、挫折,因為這是鐵錚錚的實態;然而,我更想知道,它們在猶豫脆弱困頓挫折之際,如何嘗試與惡劣環境周旋,憑藉勇氣、創意與執行力,在泥沼裡一寸一寸緩慢推進,一寸一寸收穫可敬的果實?
端傳媒的復起之路:新聞媒體的火盃考驗/黃哲斌
今天,筆者參加《端傳媒》群眾募資的發布會,作了十五分鐘短講,關於「看新聞為何要付費」。以下是我的發言稿,祝福他們募資成功。
我對Uber的六個偏見/黃哲斌
打從一開始,Uber的態度就是「我是共享經濟,我是數位創新,所以我是好的,你們的法規是落伍的,不要拿它來扼殺我的創意」。如此一貫堅定而高傲,簡直把網路新經濟講成一種「君權神授」。
為何我從臉書移民到Medium?/黃哲斌
Medium,一個台灣用戶寥寥可數的內容平台,全球每月上站人數六千萬,與臉書的十七億用戶相比,不過是塊小蛋糕;但是,它最近宣布裁員三分之一、重新擬定發展策略,卻觸動網路圈及媒體圈的深層地震,甚至認為,它可能是扭轉社群媒體趨勢的領頭羊。
別傻了,婉君不像你想的那樣/黃哲斌
Vine是2013年上市的app,容許用戶每次拍攝最長六秒的影片,拍完上傳社群網站。這種高限制性的影音應用,與每則推文上限140字的Twitter不謀而合,一開始就被Twitter收購,成為最受歡迎的影音分享app。
如何對抗臉書演算法?/黃哲斌
有本話題書《演算法統治世界》,深入淺出告訴我們,演算法如何正在影響世界,例如,股市期貨交易員如何運用演算法程式,轉瞬進出買賣,讓散戶措手不及,而演算法一旦出現些微差池,又如何釀成股災,讓百億市值秒間蒸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