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老友問到一個問題:「識才者未必能留才,這是有解的嗎?」這一提,還真觸動了我重新回顧在微軟中的經歷,而且自己就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;即使至今已經離開,也還是常常問自己:當初可以做不一樣的決定嗎?
標籤: 軟體開發見聞錄
軟體開發見聞錄#7:縮寫滿天飛/葉光釗
所謂「縮寫」,指的是取一個英文詞段的每一個字的字首,然後組成縮寫;例如「NYPD=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」(紐約市警察局),這在美劇或電影中還蠻常見的。
軟體開發見聞錄#6:使用者體驗的設計原則/葉光釗
設計這門學問現在已經成了軟體設計的顯學,其中包含了不同的面向:流程設計、技術架構設計、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。在大家還沒有開始重視「使用體驗」的時代,許多事情只能從嘗試和錯誤中去學習,包括開發團隊也一樣。
用「管閒事」文化,解決端對端的使用者體驗問題:軟體開發見聞錄#5/葉光釗
在工作內容彼此高度相依的環境中,培養「管別人閒事」的文化是重要的解決方法之一;然而這在文化層面會成為一種挑戰:幫人與被幫的兩方,如果沒有一致的願景、以及正面善意看待,就很容易發生衝突。
軟體開發見聞錄#4:意外簡單的腦力激盪工具/葉光釗
將使用者需求轉換成功能的步驟與方法,我們稱之為「product planning」(產品規劃)或「feature planning」(功能規劃);這可是個大學問,即使我自己經驗再豐富,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講得清楚。在本文中,先來談談將「大量而片段的資訊」收斂成「系統與概念」的步驟。
談工程管理與功能規劃:軟體開發見聞錄#3/葉光釗
所有的軟體開發專案,都會有這麼一個天字第一號大挑戰:控制時程。在M社的研發手法,就是透過工程管理決定什麼要做、什麼不做,來控制開發的總時間,並利用功能規劃的手法決定開發內容。
跟專業訓練同樣重要的條件──解題能力:軟體開發見聞錄#2/葉光釗
很多未來的職場新鮮人都想問:「高科技公司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」;然而這個問題很難回答,一來是因為技術環境變化太快、二來則是有些能力並非只靠專業訓練就能獲得的。
「三位一體」的三權分立:軟體開發見聞錄#1/葉光釗
2016年,筆者正式從微軟退役;在過去20年的生涯之中,有17年在做研發工作。這多年的工程經驗累積下來,總有一些心得與觀察;那麼,就藉由這個平台來分享一下吧,究竟在台灣談這方面事情的人似乎並不多。